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Today便利店创始人宋迎春:年营收过3亿,就靠两个50%

    信息发布者:YUCHANET
    2017-04-21 14:50:09    来源:支点杂志   转载

    《支点》记者 林楠

    Today便利店创始人宋迎春:年营收过3亿,就靠两个50%

    4月19日下午,“沁园·支点思享会”在华中师范大学火爆开讲。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之一、Today便利店创始人兼CEO宋迎春,向200余位企业高管、创业者、大学生分享了他的“创业秘籍”。

    成立于2008年的Today便利店,目前全国门店总数已超过200家,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。

    2014年,Today便利店获得红杉资本5500万元A轮投资,此后相继获得蒙牛创始人牛根生、仟吉集团创始人陆伟等企业家投资。

    本期“沁园·支点思享会”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《支点》杂志社、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主办,楚天都市·沁园、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、看楚天、创光谷商学院协办。

    宋迎春精彩观点摘录:

    创不创业,不在于你有没有准备好,而在于你创业的想法有多强烈。

    创业一定会很煎熬,而且会遇到很多九死一生的事情,在面对生死抉择时,坚持初心很重要。

    看得见的东西被模仿的可能性很大,便利店最核心的竞争力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,比如供应链、物流、后台等。

    Today便利店24小时营业,夜间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做销售,而是做销售的准备工作,比如上货、补货、清洁。

    一切从零开始

   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创业者,出身于山东一个农村家庭。

    在创立Today便利店之前,我在蒙牛工作。2004年,我以一名普通业务员的身份进入蒙牛天津分公司,那时每月工资只有700元。我在南开大学租了一个房子,里面有两间房,每个房间都住了8个人,条件十分艰苦。我当时每天的工作就是拜访一些社区店、小超市、小奶站和便利店,推销蒙牛产品。

    对我来说,这段经历十分宝贵。我原本很内向,以前上学时在班级里都不敢发言,后来就慢慢锻炼出来了。而且,我也学习到了一些市场经验。比如,我会主动帮这些小店的老板整理货架,然后把竞争对手的产品往旁边挪,把蒙牛的产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,这样产品就会更好地卖出去。

    两个月后我成为了一名业务主管,2006年做到了华中大区的行销经理。2007年时,我就有了辞职创业的想法。但那时候公司正准备在广西、贵州开辟新市场,就劝我留下来。加上周围很多人都说创业不易,你在蒙牛发展这么好何必去折腾。我想那就算了,其实是自己创业的想法不够强烈。

    过了一段时间,我觉得继续做下去也没多大意思,创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。所以,2008年我还是辞职了,决定开一家属于中国民族品牌的便利店。但是,具体怎么做,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。

    我认为,创不创业不在于你有没有准备好,而在于你创业的想法有多强烈。说实话,创业时想清楚了40%的人一定不敢创业,因为你越想越复杂,越想要求就会越高,所以创业的人100%没有想清楚到底该怎么做,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当然,你也要明白,创业一定会很煎熬,而且会遇到很多九死一生的事情。

    当时是4个人创业,还没到年底,其余三个人都不干了。他们说跟想象的不一样,做便利店太难了。

    我们当初设想要开几百家店,但是还没怎么开始大家就“开撕”了,我只能卖房卖车卖股票把股份买回来。当中的各种心酸不用说,记得当时找人用5万元换5%的股份都没有人买,所幸我还是坚持下来了,因为心里一直有那个信仰,就是要做民族品牌便利店。

    也许在别人看来,这些东西很虚,但在面对生死抉择时,真的很重要。

    抢占对手未攻占的市场

    就这样,到2010年时Today大概有20家店,因为都是直营店所以发展速度较慢。我们也很想发展,但是没有钱去开更多的店。那时有一家企业想收购Today,出价2000万元。

    很多人劝我把Today卖掉,拿着钱再去做一家Tomorrow。我乍一想很有道理,拿着钱做事总比没有钱做事要好。而且和当初相比,Today的价值也翻了很多倍。我想了三天三夜,最终决定还是不卖,因为我不想忘记初心,这在Today后续发展过程中,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
    2014年之前,Today还只有30多家店,也只在南宁有。红杉资本进来后,才有了Today走出南宁,并取得今天这样成绩的可能。很多人都会问我,为什么红杉资本会投你?

    这里面有行业的原因,因为大家都认为便利店是个很大的市场。比如,日本便利店门店数去年超过了6万家,营业额达6000多亿。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几倍,如果放大15倍就是9万亿元的市场。这是个什么概念?中国的房地产去年也才刚刚突破10万亿元。

    但是,这么多便利店品牌,为什么会投我们?

    当时的Today在南宁这样一个三线城市,店面平均面积仅52平方米,一年的营业额也只有四五千万,数据并不亮眼。我当时也搞不懂红杉资本为什么会投我们,后来听别人说才知道。

    “我在和迎春交流时,谈到便利店他的眼睛会发光。”这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刘星的回复。

    后来很多企业家也来投资Today,都是这样的道理。

    做全国连锁便利店品牌就得走出南宁,前面已经有7-11、罗森、全家三座大山压着,怎么做?

    我们选择了武汉。因为以武汉为代表的华中区域,市场相对空白。不仅如此,近几年武汉各项指标发展速度都很快,市场潜力较大。这里还有100多万大学生,是便利店消费的主要群体。

    从2014年7月在武汉开出第一家门店,到今年4月底在武汉会有190多家门店,目前,每天约有10万人体验Today便利店的产品。

    鲜食+自有产品的组合拳

    最近两年时间,Today在全国总共开了近200家门店,生存得也还不错,我认为主要与两个50%有关。不过,Today还没有完全做到。

    第一个50%是鲜食产品要占到产品结构的50%,为什么?因为鲜食是高频次、高黏性和高毛利的产品。从我们的数据来看,便利店卖得最好的产品不是瓶装绿茶、红茶等传统产品,而是酸奶和果汁,还有早餐和午餐等鲜食产品,这是城市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。而且,50%的鲜食产品会贡献65%的利润。传统便利店很少有鲜食,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这65%的利润,所以他们不能在很好的位置开店。

    因此,我认为便利店就是连锁餐饮,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。目前,每天有3万多人去Today用餐,包括早餐、中餐、晚餐、宵夜、小吃等。在鲜食结构方面,我们还只做到了30%,希望用一年的时间能做到50%。

    第二个50%是自有产品要占到产品结构的50%。我们有自己的烘焙工厂,还有自己生产的果汁和水。做自有产品可以去掉传统的中间环节,让消费者买到更高性价比、更适合自己的产品。比如,通过市场终端反馈,我们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喜好,分别做出300ml、500ml、700ml的果汁。而且,做自有产品后,我们也能有更好的利润,并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去。

    现在我们已经能做到每个月有150个新品进来,150个产品被淘汰。也就是说一年下来,Today今天便利店85%的产品都是新品,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和迭代。目前,我们的自有产品做到了25%。未来Today会投资更多产品,做法有点类似富士康,做很多快消品的代工生产。

    还有一点是,Today在2015年时转型成为了一个平台化公司,通过吸引合伙人形式开放加盟。

    看不见的地方才是核心竞争力

   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东西,被模仿的可能性很大。不过,在我看来,便利店最核心的竞争力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,比如供应链、物流、后台等。现在京东、阿里都在开便利店,所有人都觉得便利店是最好的业态,做好却并不容易,因为这个行业需要精耕细作。

    2014年,我们准备与仟吉共同投资建立中央厨房,生产便当、寿司、饭团、粥、汤、面、包子等鲜食。当时,Today在武汉只有十几家店。我面临很大的压力,内部很多人反对,说投资一个几千万的工厂,做不好就是打水漂,更有可能让Today陷入困境。陆伟也是面对同样的状况,被各种压力包围。

    别人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,毕竟和北上广深相比,当时武汉的便利店氛围还没有那么好。我们刚来武汉时,很少有人习惯在便利店买早餐,更别说三明治、寿司、饭团了。

    我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将武汉市场做起来。但是,我还是认为应该尝试,后来陆伟就以个人名义投资Today,这才将中央厨房建起来了,为我们向两个50%努力奠定了基础。

    连锁便利店还有一个很难的事情是标准化。比如,消费者看每一家Today风格都会觉得一样。这背后有一套标准在支撑,包括装潢、货架陈列、补货等。我们所有门店,包括加盟店在内,都必须严格按照总部标准来执行。

    再比如鲜食的口味标准化,如果在一个店吃到的是一种口味,在另一个店吃到的是另外一种口味,这会十分影响用户体验。我们每个月有100个到200个新品要进来,如果做不到标准化,后果可想而知。

    最后就是本土化,比如产品要符合当地人的口味。武汉人的口味偏辣,那么我们的很多产品就以重口味为主。

    精彩互动

    24小时营业不是为了销售

    问:Today在武汉已有很多门店,在选址方面有没有一些诀窍?

    宋迎春:确定一个门店地址,我们一般会做数据搜集。包括这个区域的人流量、消费群体的年龄层、收入结构等,然后再测算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。一般来说,我们会选择办公、学校、商圈这些地方,因为年轻人比较多。并不是说这些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有多高,而是他们能快速地带动身边人消费习惯的改变。

    确定门店范围后,我们会选择第一地理位置,即拐角店。虽然这里成本高,但人流量最大,要相信最贵的位置一定是最好的。

    问:武汉并不是一个“不夜城”,晚上10点之后很少有人会出门买东西,而Today是24小时营业,怎么解决成本问题?

    宋迎春:其实Today在夜间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做销售,而是做销售的准备工作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为什么白天在我们店里看不到上货、补货的现象?那是因为上货、补货、清洁等都是在夜间进行。夜间交通顺畅,交付成本低。

    如果是白天做这些事情,会影响用户体验。所以,白天就专注做服务。营业24小时并不是为了销售而延长时间,更重要的是把每个时段用到极致。增加的成本无非就是1个服务员的工资,还有照明费用。其他费用都是固定的,租金用8小时也是用,用24小时也是用。

    更多有料的文章,请关注支点杂志微信公众号(zhidian_zazhi)



    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411039181824590082/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